东林教师成长记|雏鹰起航展新翼,师者逐光启新程(上)
九月终章,秋意渐浓。在无锡市东林中学,一场以“课堂管理艺术与育人策略”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成长沙龙,为新教师们送上了一份“育人锦囊”,顾宏萍主任的谆谆教诲让人铭记于心。如今一个月过去,老师们将沙龙所学融入教学实践,在课堂里探索,在成长中蜕变,写下了属于自己的教育初体验。
语文 尹永晴


教育格言:没有爱,就没有教育。
通过这次沙龙,我深知教育中的严格是必要的,它是规范学生行为、引导学生成长的准则。但严格并不等同于简单粗暴地发脾气,真正的严格应建立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。顾老师提到,教师要明确规则的边界,以理性和智慧去引导学生遵守纪律、认真学习。
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。教师需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,用耐心去挖掘学生的潜力。回望这些时日的工作,我曾忽视了一些性格内向、成绩平平的学生,通过培训我意识到,这些学生或许在艺术、体育、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才能。只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鼓励,才能让这些闪光点绽放光芒,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。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,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,更要以爱育人、以心换心。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我变得更宽容了,本来面对学生犯错心中怒不可遏,可是看着孩子们愿意跟随我的脚步,一点点成长转变,那一刻,足以慰藉所有奔波劳碌,我想,教育者的幸福就在于此吧,尽得了本职,对得起良心,其余所获,皆是馈赠。
语文 赵睿

教育格言:生与师,学与教,是一个相互给予能量的关系和过程。
初登讲台,我们怀揣教育理想,却难免对教材的深度把握、课堂的精准管理、学生的个体差异感到力不从心。此次沙龙犹如一场及时雨,让我深刻认识到,一切的教育创新与艺术都源于扎实的专业根基。“强基固本,赋能成长”,“赋能”一词,充满了力量与期待。沙龙所在地——“智慧美育教室”,其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赋能场。它象征着现代教育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,启示我们未来的教育应是智慧与美感并存的。集团为我们搭建这样一个高端、温馨的交流平台,其本身就是一种赋能,它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: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坚强后盾。通过沙龙中传递的理念与经验,我意识到,成长并非被动等待,而是主动求索的过程。我需要将“赋能”内化为“自驱”,在反思中感悟教学得失,在实践行动中将理论转化为能力,真正实现从“新手”到“骨干”的蜕变。在未来的工作中,我将时刻铭记“强基固本”的嘱托,潜心钻研教材,精心设计教学,用心陪伴每一位学生的成长。
数学 杨雨泽

教育格言: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星辰,教育就是让他们各自闪耀光芒的过程。
顾主任指出,教育是因爱而生的事业,教师的幸福感大部分来自于学生的认同。我们要以个人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。这让我意识到,作为一名教师,不仅要传授知识,更要用心去关爱学生,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们。顾主任教导我们青年教师:老师要“严”不要“凶”。她以自身的工作经历为切入点,结合多年教育管理经验,深度解读了“严”与“凶”的本质区别。“严”是基于教育原则的规范引导,是对学生成长的责任担当,体现在教学标准的严格把控、行为习惯的严格培养;而“凶”是情绪失控的简单施压,易引发学生抵触心理,违背育人初心。作为青年教师,我们要把握“严”的尺度,摒弃“凶”的误区,关爱每一位学生,激发他们的潜能,陪伴他们成长。这让我明白,在今后的教学中,我要更加注重方式方法,用爱和智慧去管理课堂,让学生在一个积极、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。
数学 束思琪

教育格言:做一个有温度的引路人。
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初中数学教师,这次培训让我对“上课”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知。培训中强调上课切忌“盲、慌、乱、快、灌、多”,这六个字如警钟,时刻提醒我要目标明确、从容有序、张弛有度地开展教学.课堂管理艺术方面,亲和力能拉近距离,富有感染力的语言、灵动的眼神、恰当的停顿与走动,能营造积极的课堂气场,让学生在稳定的情绪氛围中专注学习。数学教学策略上,要以有效引导激发学生思考,以精准提问推动思维进阶,通过多元互动和灵活应变,助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。这段培训内容干货满满,为我开启初中数学教学之旅筑牢了根基,我将把这些知识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在课堂上不断实践、探索,努力成为一名让学生喜爱、让自己满意的数学教师。
英语 王颖

教育格言:潜能可塑,教育有为。
教师不仅是谋生的手段,更是一份承载着无数家庭希望与学子未来的崇高事业。面对外界的纷繁复杂,我们必须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份职业的价值,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内驱力。对于新老师而言,如何把握课堂管理的“度”是一大难题。顾主任提出的“严”与“凶”之辨,令我茅塞顿开。“凶”只会让学生心生恐惧、疏远师生关系;而“严”则是一种负责任的爱与规范。严格必须建立在尊重、公平和关爱的基础上,要让学生明白严格要求的目的,是助其成长,而非单纯约束。
教育从来不是学校的独角戏,与家长保持密切、有效、积极的沟通至关重要。这不仅是反馈学生情况,更是为了了解学生成长环境,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,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。
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,我深知肩上的责任。在未来的工作中,我定将把今天的所学、所感、所悟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坚守教育初心,以专业的素养、严谨的态度和温暖的沟通,努力成为一名让学生喜爱、让家长放心、让学校满意的合格教师。
英语 孙倩

教育格言:让花成花,让树成树。
“做一个幸福的老师”——刚工作时,我其实不太能理解这句话。面对沉闷的课堂和基础薄弱的学生,每天走向学校的脚步都格外沉重,心里像有把枷锁。在此次沙龙中,我看见顾主任和往届学生的合影,看到学生依然记得她,那种被记在心上的温暖可能就是一种幸福。巧的是,就在沙龙开始前几分钟,我正匆匆穿过走廊赶往智慧美育教室,忽然听到一声“孙老师好”。回头一看,竟是四月实习时帮余老师带过英语口语的小男孩。虽然只相处了一周,不过是人生中的匆匆一面,他却依然记得我,这让我有些惊讶。再细看,他的模样已悄悄有了变化。原来在不经意间,我也见证了一段小小的成长。我隐约感到了一份被记住的温暖,这份感觉里,带着淡淡的喜悦。最近,我也渐渐发现自己班上孩子们身上各有各的可爱。现在的我,或许还未能完全体会做老师的幸福,但或许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,看着他们一点点长大,我也会慢慢懂得。
物理 陈洁涯

教育格言:抱朴守正,笃学敏行。
顾主任的讲座,如同一盏灯照亮了我近一个月教学中的困惑,其中关于课堂管理的内容,恰好是我当前教学中最大的挑战。在设置课堂讨论环节时,我总陷入“收不回”的困境:原定5分钟的讨论,往往超时许久仍停不下来,即便多次提高音量发出“停止讨论”的指令,仍有学生沉浸在自己的话题里,导致后续教学节奏被打乱。面对课堂纪律问题,我习惯用“凶”代替“严”:有学生交头接耳就会停下讲课,训斥喝止让其罚站。可这种方式往往治标不治本,学生下节课依旧会继续讲话继续罚站,直到听了顾主任的分析,我才猛然醒悟: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学生“不听话”,而在于我没有让他们清晰地意识到——物理课堂既是充满探究乐趣的地方,也是有明确规则的场域。往后,我会用“严而不凶”的态度守住规则底线,打造有秩序又有温度的课堂。
化学 李春雨

教育格言:坚守初心,用心做教育。
过去,我常常将课堂管理等同于“控制课堂纪律”,目标是创造一个安静、有序的教学环境。但顾主任的分享点醒了我: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让学生“怕你”,而是让学生“服你”进而“信你”。高效的管理重在“预防”,而非事后“救火”。这包括精心设计富有吸引力的课堂导入、清晰明了的学习任务、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活动,让学生“有事可做”、“乐于去做”,从而从源头上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。同时,建立课堂规则不应是教师的“一言堂”,而应通过师生共同讨论、达成共识来确立。当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规则的制定者之一时,他们便更愿意成为规则的维护者和执行者,这才是真正的“内生性纪律”。课堂管理是一门需要我们终身学习的艺术。我将带着这些收获,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探索,努力将我的课堂打造成一个既有秩序又充满活力,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启迪心灵的生命成长场域。
心理 张金月

教育格言:用爱的流淌滋润学生的心灵。
本次培训如同一场“及时雨”,精准地解答了我入职以来最大的迷茫。我深刻认识到,课堂管理的核心并非“压制”,而是“引导”。培训中“要‘严’不要‘凶’”的观点点醒了我——“严”是源自对规则的坚守和对学生的高期待,是一种稳定、可预期的专业态度;而“凶”只是情绪化的反应。这让我明白,赢得学生的敬畏,靠的不是音量,而是公平、一致和专业的底气。培训将抽象的“气场”和“管理”分解为可实操的技巧,如沉稳的眼神交流、富有力量的停顿、有针对性的走动。这让我意识到,管理可以如此“无声”却有效。
我过去常将“上好课”和“管好纪律”视为两件事,时常顾此失彼。此次培训让我豁然开朗,一堂设计精彩、能有效引导学生思维、充满互动的课,本身就是最好的课堂管理。我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备课中,思考如何通过提问、活动吸引学生,从源头上减少纪律问题。这为我未来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清晰的路径。
信息 张乃迎

教育格言:精细务实,以心育心。
“新教师要有责任和希望”,在参加了沙龙以后,我明白我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去吸引学生。在以往的认识里,课堂管理似乎总与“威严”、“纪律”划等号。但顾老师让我明白,管理的最高境界是“吸引”,是“不怒自威”。作为青年教师,我们或许暂时缺乏不怒自威的气场,但我们拥有与学生年龄差距小、更容易沟通的天然优势。我们可以用真诚的关怀展现人格魅力,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生动的课堂教学展现学识魅力。这让我意识到,课堂管理并非一场教师与学生的“博弈”,而是一场师生共同奔赴的“成长之旅”。我会努力践行“温暖、专业、公平、稳定”的准则,早日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、让家长放心、对学校有贡献的优秀教师。
苏公网安备 32021302001940号